From f949cb759051b24aa6cacda73964327608c08a89 Mon Sep 17 00:00:00 2001 From: Hu Haowen Date: Wed, 11 Oct 2023 13:12:12 +0800 Subject: docs/zh_TW: update contents for zh_TW The content of zh_TW was too outdated comparing to the original files. Consequently carry out improvements in order to both keep track of sources and fix several grammatical mistakes in traditional Chinese. This is a thorough rewrite of the previous patch: https://lore.kernel.org/linux-doc/20230807120006.6361-1-src.res.211@gmail.com/ in order to get rid of text damage and merging errors, created based on linux-next (date: Oct. 9, 2023). Signed-off-by: Hu Haowen Signed-off-by: Jonathan Corbet Link: https://lore.kernel.org/r/20231011051212.17580-1-src.res.211@gmail.com --- .../translations/zh_TW/filesystems/tmpfs.rst | 35 +++++++++++----------- 1 file changed, 17 insertions(+), 18 deletions(-) (limited to 'Documentation/translations/zh_TW/filesystems/tmpfs.rst') diff --git a/Documentation/translations/zh_TW/filesystems/tmpfs.rst b/Documentation/translations/zh_TW/filesystems/tmpfs.rst index 2c8439b2b77e..aed61cc3064d 100644 --- a/Documentation/translations/zh_TW/filesystems/tmpfs.rst +++ b/Documentation/translations/zh_TW/filesystems/tmpfs.rst @@ -4,8 +4,7 @@ :Original: Documentation/filesystems/tmpfs.rst -Translated by Wang Qing -and Hu Haowen +translated by Wang Qing ===== Tmpfs @@ -13,18 +12,18 @@ Tmpfs Tmpfs是一個將所有文件都保存在虛擬內存中的文件系統。 -tmpfs中的所有內容都是臨時的,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文件會在硬碟上創建。 +tmpfs中的所有內容都是臨時的,也就是說沒有任何文件會在硬盤上創建。 如果卸載tmpfs實例,所有保存在其中的文件都會丟失。 -tmpfs將所有文件保存在內核緩存中,隨著文件內容增長或縮小可以將不需要的 -頁面swap出去。它具有最大限制,可以通過「mount -o remount ...」調整。 +tmpfs將所有文件保存在內核緩存中,隨着文件內容增長或縮小可以將不需要的 +頁面swap出去。它具有最大限制,可以通過“mount -o remount ...”調整。 和ramfs(創建tmpfs的模板)相比,tmpfs包含交換和限制檢查。和tmpfs相似的另 -一個東西是RAM磁碟(/dev/ram*),可以在物理RAM中模擬固定大小的硬碟,並在 +一個東西是RAM磁盤(/dev/ram*),可以在物理RAM中模擬固定大小的硬盤,並在 此之上創建一個普通的文件系統。Ramdisks無法swap,因此無法調整它們的大小。 由於tmpfs完全保存於頁面緩存和swap中,因此所有tmpfs頁面將在/proc/meminfo -中顯示爲「Shmem」,而在free(1)中顯示爲「Shared」。請注意,這些計數還包括 +中顯示爲“Shmem”,而在free(1)中顯示爲“Shared”。請注意,這些計數還包括 共享內存(shmem,請參閱ipcs(1))。獲得計數的最可靠方法是使用df(1)和du(1)。 tmpfs具有以下用途: @@ -45,7 +44,7 @@ tmpfs具有以下用途: tmpfs的前身(shm fs)才能使用SYSV共享內存) 3) 很多人(包括我)都覺的在/tmp和/var/tmp上掛載非常方便,並具有較大的 - swap分區。目前循環掛載tmpfs可以正常工作,所以大多數發布都應當可以 + swap分區。目前循環掛載tmpfs可以正常工作,所以大多數發佈都應當可以 使用mkinitrd通過/tmp訪問/tmp。 4) 也許還有更多我不知道的地方:-) @@ -58,11 +57,11 @@ size tmpfs實例分配的字節數限制。默認值是不swap時物理RAM 如果tmpfs實例過大,機器將死鎖,因爲OOM處理將無法釋放該內存。 nr_blocks 與size相同,但以PAGE_SIZE爲單位。 nr_inodes tmpfs實例的最大inode個數。默認值是物理內存頁數的一半,或者 - (有高端內存的機器)低端內存RAM的頁數,二者以較低者為準。 + (有高端內存的機器)低端內存RAM的頁數,二者以較低者爲準。 ========= =========================================================== 這些參數接受後綴k,m或g表示千,兆和千兆字節,可以在remount時更改。 -size參數也接受後綴%用來限制tmpfs實例占用物理RAM的百分比: +size參數也接受後綴%用來限制tmpfs實例佔用物理RAM的百分比: 未指定size或nr_blocks時,默認值爲size=50% 如果nr_blocks=0(或size=0),block個數將不受限制;如果nr_inodes=0, @@ -71,26 +70,26 @@ inode個數將不受限制。這樣掛載通常是不明智的,因爲它允許 場景下的訪問。 tmpfs具有爲所有文件設置NUMA內存分配策略掛載選項(如果啓用了CONFIG_NUMA), -可以通過「mount -o remount ...」調整 +可以通過“mount -o remount ...”調整 ======================== ========================= mpol=default 採用進程分配策略 (請參閱 set_mempolicy(2)) mpol=prefer:Node 傾向從給定的節點分配 -mpol=bind:NodeList 只允許從指定的鍊表分配 +mpol=bind:NodeList 只允許從指定的鏈表分配 mpol=interleave 傾向於依次從每個節點分配 mpol=interleave:NodeList 依次從每個節點分配 mpol=local 優先本地節點分配內存 ======================== ========================= -NodeList格式是以逗號分隔的十進位數字表示大小和範圍,最大和最小範圍是用- -分隔符的十進位數來表示。例如,mpol=bind0-3,5,7,9-15 +NodeList格式是以逗號分隔的十進制數字表示大小和範圍,最大和最小範圍是用- +分隔符的十進制數來表示。例如,mpol=bind0-3,5,7,9-15 帶有有效NodeList的內存策略將按指定格式保存,在創建文件時使用。當任務在該 文件系統上創建文件時,會使用到掛載時的內存策略NodeList選項,如果設置的話, 由調用任務的cpuset[請參見Documentation/admin-guide/cgroup-v1/cpusets.rst] 以及下面列出的可選標誌約束。如果NodeLists爲設置爲空集,則文件的內存策略將 -恢復爲「默認」策略。 +恢復爲“默認”策略。 NUMA內存分配策略有可選標誌,可以用於模式結合。在掛載tmpfs時指定這些可選 標誌可以在NodeList之前生效。 @@ -107,12 +106,12 @@ Documentation/admin-guide/mm/numa_memory_policy.rst列出所有可用的內存 請注意,如果內核不支持NUMA,那麼使用mpol選項掛載tmpfs將會失敗;nodelist指定不 在線的節點也會失敗。如果您的系統依賴於此,但內核會運行不帶NUMA功能(也許是安全 revocery內核),或者具有較少的節點在線,建議從自動模式中省略mpol選項掛載選項。 -可以在以後通過「mount -o remount,mpol=Policy:NodeList MountPoint」添加到掛載點。 +可以在以後通過“mount -o remount,mpol=Policy:NodeList MountPoint”添加到掛載點。 要指定初始根目錄,可以使用如下掛載選項: ==== ==================== -模式 權限用八進位數字表示 +模式 權限用八進制數字表示 uid 用戶ID gid 組ID ==== ==================== @@ -129,7 +128,7 @@ inode32 使用32位inode 在32位內核上,默認是inode32,掛載時指定inode64會被拒絕。 在64位內核上,默認配置是CONFIG_TMPFS_INODE64。inode64避免了單個設備上可能有多個 -具有相同inode編號的文件;比如32位應用程式使用glibc如果長期訪問tmpfs,一旦達到33 +具有相同inode編號的文件;比如32位應用程序使用glibc如果長期訪問tmpfs,一旦達到33 位inode編號,就有EOVERFLOW失敗的危險,無法打開大於2GiB的文件,並返回EINVAL。 所以'mount -t tmpfs -o size=10G,nr_inodes=10k,mode=700 tmpfs /mytmpfs'將在 -- cgit